自我决定理论

理论
动机
作者

yangjh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

动机——如何驱动自己或他人来行动——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任何地方,家长、教师、教练和管理者都在为如何激励自己服务的对象而探索,而个人则努力寻找让自己保持充沛斗志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人们常常被外部因素所驱动,例如奖励制度、成绩、评价,或者他们担心别人的看法。然而,人们同样经常受到来自内部的兴趣、好奇心、关怀或持久价值观的激励。这些内在动机不一定得到外部奖励或支持,但尽管如此,它们仍能保持激情、有创造力的、持续的努力。外在力量对人的影响与人性的内在动机和需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决定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

理论介绍视频

概念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研究人类动机和人格的一个广泛框架。SDT 阐明了用于框架动机研究的元理论,定义了内在和多样化的外在动机来源的正式理论,并描述了内在和不同外在认知和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差异中各自的作用。也许更重要的是,SDT还侧重于社会和文化因素如何促进或破坏人们意志和主动性、以及他们的表现及其表现的质量。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有三类基本需求:自主需求(autonomy)、胜任需求(competence)、联结需求(relatedness)。他们认为,在培养内在动机的三要素中,自主需求是最重要的。此外,SDT还建议,这三种心理需求中的任何一种在社会环境中得不到支持或满足,将对健康产生严重的有害影响。

元理论:有机观

SDT 是一种有机辩证法。它开始于一个假设,即人类是活跃的有机体,有成长、控制周围挑战、并整合新的经验到一个连贯的自我意识的进化倾向。然而,这些自然发展倾向并不是自动运作的,而是需要持续的社会营养和支持。也就是说,社会环境可以支持或挫败积极参与和心理成长的自然倾向,社会环境也可以催化缺乏整合、防御和满足需求的替代品。因此,有机观是活跃在有机体与社会背景之间的辩证逻辑,这是SDT预测行为、体验和发展的基础。

在SDT理论中,幸福感和功能良好运作的营养是自主感(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和联结感(relatedness)。在需求持续得到满足的范围内,人们将有效地发展并发挥作用,体验幸福,但在受到阻碍的程度下,人们将更有可能表现出病态和不理想的运作。人类行为和经验的黑暗面,如某些类型的精神病学、偏见和侵犯行为,可从对基本需求的遭受到挫折方面进行理解。

SDT 的六个微型理论

SDT由六个微理论组成,每种理论都用于解释实验室和实地研究中出现的一组基于动机的现象。因此,每个方面都涉及动机或人格功能的一个方面。

  1. 认知评价理论(CET)涉及内在动机,动机是基于”为了自己”的行为的满足感。内在动机的原型是儿童的探索和玩耍,而内在动机是伴随终生的创造性的源泉。CET 专门讨论了社会环境对内在动机的影响,或者奖励、人际控制和自我参与等因素如何影响内在动机和兴趣。CET 强调了能力和自主性支持在培养内在动机方面所发挥的关键角色,这种激励在教育、艺术、体育和许多其他领域至关重要。
  2. 有机整合理论(OIT)是第二个微理论,它涉及各种形式的外在动机及其性质、决定因素和后果。从广义上讲,外在动机是工具性的行为,它旨在实现行为本身的外在结果。同时,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手段:包括外部约束、心力内投、认同和整合。外在动机的这些亚型被看作是内化的连续体。OIT还进一步关注了增强或阻止内化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是什么促使人们抵制、部分采纳或深入内化价值观、目标或信仰体系。OIT特别强调了对自主性和归属感的支持,这对内化至关重要。
  3. 因果导向理论(COT)是第三个微型理论,它描述了人们对环境倾向的个体差异,并以各种方式调节行为。COT描述并评估了三种因果取向:自主性取向,即人们出于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兴趣和评价而采取行动;控制取向,即关注于奖励、收益和认可;以及以胜任感焦虑为特征的非个人取向。
  4. 基本心理需求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 BPNT)是第四个微型理论,阐述了进化的心理需求的概念及其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关系。BPNT认为,心理健康和最佳功能状态是基于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因此,支持或阻碍这些需求的环境应该会始终影响健康。该理论认为,这三种需求都是必要的,如果任何一种需求遭到阻挠,都将造成明显的功能成本。因为这三种基本需求普遍存在与功能中,故BPNT着眼于交叉发展和跨文化的背景来验证和完善。
  5. 目标内容理论(GCT),第五个微型理论,产生于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对动机和幸福的影响。目标被看作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不同方式,因此目标与幸福联系是不同的。外在的目标如经济上的成功、外表和声望/名声,与内在的目标如团体、亲密的关系和个人成长形成了明确的对比,前者更可能与较低的幸福感和更多的疾病联系在一起。
  6. 归属感是三个基本心理需要之一,它关系到发展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如最好的朋友和浪漫伴侣以及群体归属感。关系动机理论(RMT),第六个微型理论,关注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并假定此类互动不仅对大多数人是渴求的,也是大多数人幸福感事实上的基础,因为这些关系满足了归属感的需求。然而,研究表明,在高质量的关系中,不仅归属感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自主性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同时胜任感需求也能在较小程度上得到满足。事实上,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伙伴都支持对方的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需求的关系。

其他主题

随着 SDT 的扩展,理论发展和经验发现都使得SDT 研究人员对更多过程和现象进行研究,这些过程和现象对于个性成长、有效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例如,SDT 研究侧重于正念作为行为自主调节的基础的作用,从而对意识进行精细的衡量和理论化。对内在动机促进条件的研究导致了关于活力的理论和测量策略,这是精神和身体健康的指标。活力工作也揭示了自然经验对生活环境的显著积极影响。SDT 内部的一些研究更仔细地研究了个人激情可以采取的形式,个人是痴迷或和谐的内化过程的功能。SDT的跨文化测试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经济和文化形式如何影响人性的不变方面。健康研究也导致了关于福祉本身评估的新理论和研究,包括享乐和尤迪莫式生活形式之间的区别。事实上,这几个例子只是提供了一个小小的观察切口,即SDT的生成框架如何加强了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各种过程的研究。

应用

除了理论发展外,SDT研究成果还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包括教育、管理、体育和体育活动、宗教、健康和医学、育儿、虚拟环境和媒体、亲密关系和心理治疗。

通过关注内在动机和整合的基本心理倾向,SDT在心理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它不仅解决了人们为什么做什么的核心问题,还解决了各种社会调节或促进行为方式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参考资料

  1. https://selfdeterminationtheory.org/
  2. Ryan, R. M., & Deci, E. L. (2017).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wellness. New York: Guilford Publishing.
  3.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4.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 227-268.
  5.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NY: Plenum.
  6. 德西爱德华·L,弗拉斯特理查德. 内在动机. 王正林,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