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茨定律
理论
认知心理学
交互设计
费茨定律(Fitts’s Law)是由心理学家保罗·费茨(Paul Fitts)在1954年提出的,这是一个描述人类在完成定向动作任务时(例如,使用鼠标点击屏幕上的目标)动作时间与目标大小和目标距离之间关系的预测模型。
费茨定律可以被表达为:
\[ MT = a + b \cdot \log_2 \Bigg(\frac{2D}{W}\Bigg) \]
其中:
- MT 是动作时间(即从起始点移动到目标所需的时间)。
- D 是从起始点到目标的距离。
- W 是目标的宽度(实际上,这通常被解释为目标的有效宽度,即在一次尝试中能够成功击中目标的范围)。
- a 和 b 是经验常数,它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
这个定律表明,目标越远,或者目标越小,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这个观察结果在许多实际的人机接口设计中都有应用,例如在设计用户界面元素(比如按钮和链接)时,设计师通常会尽量使这些元素更大,或者尽量靠近用户的操作起点,以降低用户达到这些元素所需的时间。
参考文献
- Fitts P M. The in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human motor system in controlling the amplitude of movement.[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54, 47(6): 381-391.